财务人员差旅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发生差旅费的部门不同,计入不同科目,具体会计分录如下:预支差旅费时:借:其他应收款,贷:库存现金;
员工回来报销时:花出去的部分借:管理费用等,贷:其他应收款,剩余部分借:库存现金,贷:其他应收款;
补款时:借:管理费用等,贷:库存现金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
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加以科学归类,是进行分类核算与监督的一种方法。
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有必要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按照其不同的特点和经济管理要求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事先确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名称,规定其核算内容。
这种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小编补充:科目特点:1、注会基础性科目。
注会是高楼,会计是基础,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的学习,大家都知道会计、审计、财管是注会的三大高山,首先需要爬的就是会计。
只有拿下了会计才等于注会学习的真正开始,所以有的人说拿下了会计就等于占据了注会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对日战争的百团大战。
2、注会理解性科目。
会计学习,理解一点:理解。
总在说理解,但是大家贯彻的并不是很好,一方面和学习态度有关系,另外是跟学习意识有关系。
老师在讲解金融资产的时候就强调了企业持有意图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等基本判断原则。
所谓的持有意图其实就是资产的性质,而防止上市公司操纵利润则是对于影响损益资产的考虑。
报销差旅费的会计分录书写方法如下:1、差旅费报销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贷:其他应收款借或贷:库存现金2、出差人员出差前预借差旅费时,此时尚未出差,费用没有发生:借:其他应收款--职工贷:库存现金3、出差报销时,差旅费用已经发生,差旅费一般列入管理费用,费用增加记入借方:借:管理费用贷:银行存款差旅费报销流程4、出差人员填制差旅费报销单--直属上级审查 分管副院长核准 财务人员审核--出纳结算付款.各分管领导应对差旅费报销的真实性、合理性负全面责任.财务人员、稽核人员、资金管理人员按规定对报销手续、预算额度、票据合法性、真实性、出差标准进行审核并对此负责.差旅费开支范围和所得税税前扣除:1、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等。
2、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3、纳税人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的差旅费、会议费、董事会费,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提供证明资料的,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否则,不得在税前扣除。
差旅费的证明材料应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
该扣除办法明确了差旅费可以作为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但应能够提供证明其真实性的合法凭证。